銅帶的焊接方法是什麼

銅帶製造商通常使用什麼焊接方法?

更新於 2023-11-22

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有多種類型的金屬焊接方法。 如果根據焊接工藝的特點進行區分,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分類族法)熔焊、壓力焊和釺焊。

1)熔焊-定義:在不施加壓力的情况下,將待焊接的母材熔化形成焊縫的焊接方法稱為熔焊。 電弧焊:熔化極、熔化極(焊條電弧焊、埋弧焊、氣體保護焊、螺杆熔化極焊), 非熔化電極(鎢極電弧焊、等離子弧焊、碳極電弧焊,原子氫非熔化電極焊、氣焊、氫氧、氧乙炔、空氣乙炔、鋁熱劑焊、電渣焊、電子束焊、激光焊)。 這種焊接方法的共同特點是使用局部熱源熔化焊件和填充金屬材料的接頭(有時沒有填充金屬材料),在不施加壓力的情况下相互融合,並在冷卻和固化後形成牢固的接頭。 電弧焊、電渣焊都屬於這一類。

2)壓力焊接-定義:在焊接過程中,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加熱或不加熱)以完成焊接,這稱為壓力焊接。 電阻焊(點焊、縫焊、凸焊、對焊、高頻焊); 冷壓焊接(超聲波焊接、爆炸焊接、鍛造焊接、擴散焊接、摩擦焊接、氣壓焊接)。 這種焊接方法的共同特點是,無論是否加熱,都會對焊件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兩個接合面緊密接觸,產生粘合效果,從而將兩個焊接部件連接在一起。 接觸焊和摩擦焊都屬於這一類。

3)釺焊-定義:使用熔點低於基底金屬的金屬材料作為填充金屬,將焊件和填充金屬加熱至高於填充金屬熔點且低於基底金屬熔點的溫度, 以及使用液態填充金屬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相互擴散以連接焊件的焊接方法稱為釺焊(火焰、感應、熔爐、浸漬、電子束、紅外等)。釺焊與焊接相似,但有本質區別。 它使用熔點低於基底金屬的金屬材料作為填充金屬,並將焊件和填充金屬加熱到高於填充金屬熔點但低於基底金屬熔點的溫度。 這種方法使用液態焊料潤濕基底金屬,填充接頭間隙,並與基底金屬擴散以連接焊件。

銅的常用焊接方法

焊接銅的方法包括氣焊、手工碳弧焊、手工電弧焊和手工氬弧焊。 自動焊接也可用於大型結構。

1)銅的氣焊

對接接頭最常用於銅,搭接接頭和T型接頭的使用盡可能少。 氣焊可以使用兩種焊絲。 一種是含有脫氧元素的焊絲,例如焊絲201和202; 另一種是使用氣體試劑301作為助熔劑的普通銅線和切割帶基材。 氣焊銅時,應使用中性火焰。

2)銅的手工電弧焊

當焊件厚度大於4mm時,必須在焊接前對其進行預熱。 預熱溫度一般在400-500°C左右。 使用銅107焊條進行焊接,電源應為直流反向連接。 焊接時應使用短電弧,焊條不應橫向擺動。 焊條的往復直線運動可以改善焊縫的形成。 長焊縫應採用無級焊接方法,焊接速度應盡可能快。

當焊接多層時,必須完全清除層間的熔渣。 焊接應在通風良好的區域進行,以防止銅中毒。 焊接後,用平頭錘敲擊焊縫,消除應力,提高焊接質量。

3)紫銅手工氬弧焊

在銅的手工氬弧焊中,使用的焊絲包括焊絲201(特殊銅焊絲)和焊絲202。 還使用諸如T2的銅線。

焊接前,必須清除工件焊接邊緣和焊絲表面的氧化膜、油污等污物,避免產生氣孔、夾渣等缺陷。 清潔方法包括機械清潔和化學清潔。 當對接接頭的厚度小於3mm時,不需要倒角。

當板厚為3至10mm時,製作V形凹槽,凹槽角度為60°至70°; 當板厚大於10mm時,製作X形凹槽,凹槽角度為60°至70°; 以避免未焊透,一般不留鈍邊。 根據板材厚度和坡口尺寸,對接接頭的裝配間隙選擇在0.5~1.5mm範圍內。

紫銅手工氬弧焊通常採用直流正極連接,即鎢極與負極連接。 為了消除氣孔,確保焊根的可靠熔合和穿透,有必要提高焊接速度,减少氬氣消耗,並對焊件進行預熱。 當板材厚度小於3mm時,預熱溫度為150~300℃; 當板厚大於3mm時,預熱溫度為350~500℃。 預熱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會降低焊接接頭的機械效能。

4)紅銅碳電弧焊

電弧焊接中使用的電極包括碳電極和石墨電極。 用於銅的碳弧焊的焊絲與用於氣焊的焊絲相同。 您也可以使用母材切割帶材,也可以使用焊劑氣焊銅,如氣體劑301等。

ISO 9001:2015, GB/T19001-2016 認證公司